游牧民族的华美色彩—蒙古族服饰

发布时间:2019-05-08

草原上有一道流动的风景线
它是游牧文明和草原文化的缩影
它就是与草原人朝夕相伴的蒙古族服饰



 
历史渊源

 
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。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,就已经可以看出那时的古人们会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,而且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、骨饰等物品出现。

 

 
蒙古族服饰的种类
 
 
 
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、腰带、靴子、帽子、首饰等。
蒙古族特别地偏爱鲜艳、光亮的颜色,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、身心欢愉。蒙古族也崇尚白色、天蓝色,这样一些纯净、明快的色彩,蓝天白云、绿草红衣,一种天然的和谐,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,褒衣博带,既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,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、粗犷坦荡的性格。
 

 
春秋穿夹袍,夏季着单袍,冬季着棉袍或皮袍。
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,女袍则比较紧身,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。一般的蒙古袍是宽大袖长、高领、右衽,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,袍子的边沿、袖口、领口多以绸缎花边"盘肠"、"云卷"图案或虎、豹、水獭、貂鼠等皮毛装饰,既美观大方,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。冬天防寒护膝,夏天防蚊虫叮咬、遮暴晒,行可当衣,卧可作被。
长袍其实是草原牧人勇敢、直爽的性格和开阔心灵世界的物化呈现。

腰带

腰带是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、牛皮制成,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。缠腰带的时候要顺时针方向缠绕。

 

 
束腰带主要是为了在骑马时有效保护腰和内脏不受伤害,同时在草原这样一个多风的地方,腰带也起到一定的抵抗风寒的作用。男子扎腰带时,多把袍子向上提,束得很短,骑乘方便,又显得精悍潇洒。腰带上还要挂上"三不离身"的蒙古刀、火镰和烟荷包。女子则相反,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,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。

蒙古靴子

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。蒙古人爱穿靴子,蒙古靴分布靴、皮靴和毡靴三种,根据季节选用。

布靴: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,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。图案新颖艳丽,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。穿起来柔软、轻便。




新式皮靴:通常用牛皮制作,有旧式和新式两种。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制作,俗称马靴。皮靴结实耐用,防水抗寒性能好。 




旧式皮靴:用涩面香牛皮制作,其样式古老,靴头粗笨,靴尖上翘。




毡靴:用羊毛模压而成,俗称“毡圪达”。牧民在冰天雪地里劳动、行走或骑马,只有穿上“毡圪达垯”,方可度过严寒。



蒙古帽子

 

蒙古族先民最早是用貂皮、狐皮、羊皮等兽皮制作帽子的,后来逐渐有了棉、麻、丝等制作材料,蒙古人最珍惜和尊重的就是帽子,它代表着主人的人气、人格以及尊严。

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。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,里子用白毡制成,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,冬厚夏薄。帽顶缀缨子,帽带为丝质,男女都可以戴。




蒙古首饰


 

蒙古族的首饰则是用玛瑙、翡翠、珊瑚、珍珠、白银等珍贵原料,经过勤劳的蒙古族手艺人创作而成的,其种类繁多,主要有银簪、银钗、冠饰、银镯、银耳饰、指环等。首饰的制作一般会采用铸造、锻打、镂雕等工艺,并且图案大多为龙纹、龙凤纹、云龙纹等图腾纹样,还有鹿、鹰、鱼等草原动物纹饰。

蒙古族服饰是内蒙古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,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蒙古族服饰文化遇到了挑战,部落性特征逐渐模糊,多样性逐渐消失。2004年,蒙古族服饰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试点项目, 2008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
 

游牧民俗是什么,是生动而倔强的美,是不羁和自由的另一种注解,凝注在马背民族的生活里,流淌在每个蒙古人血液里的基因。
草原母亲对于从天南海北而来的孩子们,都敞开了慈祥包容的怀抱,让我们从非遗民俗出发,来一次穿越锡林郭勒时光的旅行,去触摸指尖上的锡林郭勒、倾听声音里的锡林郭勒、感受颜色里的锡林郭勒。